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自身建设 > 正文

回望2020︱聚焦监督强担当 铁纪护航助脱贫

发布时间: 2021-02-03 02:20:29     来源: 和田地区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聚焦监督强担当 铁纪护航助脱贫

 

——和田地区纪检监察机关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职责使命。

 

图片

 

和田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向村民了解秋冬设施农业大棚种植及地力补贴领取情况

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强的作风纪律是保障。2020年,面对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大战大考,和田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牢使命担当,立足职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以实打实、硬碰硬和科学精准的监督执纪问责,为全地区5个贫困县228个贫困村7.6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供了坚强保证,全力保障了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在和田大地贯彻落实。

提高政治站位 扭住“责任” 紧盯“关键少数”

承诺如金,战鼓催人。2020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任务作出部署。自治区纪委监委五次全会提出了加强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一系列举措。“越是收官之年、越是最紧要关头,纪检监察机关越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在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和田地委委员、地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新军态度坚决。

军令如山,唯有尽锐出战、令出必行,方能夺取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决定性胜利。全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保障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切实加强7省区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整改自治区纪委监委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巡回指导反馈问题为抓手,一体推进“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协同联动,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的政治监督,深入一线,采取调研督导、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约谈提醒、查处问责等方式,督促各级党政“一把手”既当好脱贫攻坚的“指挥员”“战斗员”,又当好管党治党的“施工队长”。坚持挺纪在前,坚决查处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表态不行动、喊口号装样子等突出问题,自“上”而“下”压实责任,确保把党的全面领导和从严管党治党要求贯穿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过程。

啃下“硬骨头”,两个责任要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地区纪委监委主动协助地委制定《和田地区进一步强化专项治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工作指南》,召开全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警示教育大会暨脱贫攻坚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制定落实《和田地区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17条工作措施》《和田地区纪委监委机关和派驻(派出)机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任务分工》,分级分类开列地县乡村四级监督重点清单8类94项,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梳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脱贫攻坚和专项治理监督职责短板弱项,先后7次召开视频调度会、工作推进会,推动全地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高质量、快节奏压茬推进。

 

图片

 

和田地区纪委监委组织召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议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监督执纪问责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直击“要害”,才能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皮山县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党委书记田某在落实惠民政策中失职失责被问责、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兽医站站长图某对财政扶贫项目监管不力,损害贫困户利益被追责问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好问责“利器”,对扶贫领域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严肃追责,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持续震慑,倒逼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担当履责,维护好贫困群众切身利益。

织密监督网络 擦亮“探头” 守护群众“奶酪”

“监督员眼里都揉不得沙子,不放过一件贪占村民便宜的事,真是好样的。多亏他们,我家才分到了扶贫牛,增加了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谈起村里的监察信息员,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托合玛克买里村贫困户图然妮萨·阿卜杜喀迪尔赞不绝口。2020年5月初,有村民反映村干部阿某涉嫌违规享受扶贫牛项目,村纪检监察联络站长、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兼监察信息员买买提明·托合提麦麦提立即上报乡纪委,并积极协助开展核查。最终,阿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享受的扶贫牛也被重新分配给图然妮萨·阿卜杜喀迪尔。而像买买提明·托合提麦麦提这样植根基层的纪检监察“信息员”、“监督员”在和田共有5500余名,以他们为班底设立的纪检监察工作站,已成为了县、乡纪检监察组织延伸监督“触角”至一线的“前哨站”。

 

图片

 

洛浦县纪委监委协作区专班干部了解扶贫项目效益情况

发生在基层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仅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侵蚀党群干群关系,更直接影响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2020年,和田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从规范村级组织“小微权力”的细处着手,织密巡察监督、专项监督、联合监督、一线监督“四张网”,加强和完善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剑指“蝇贪”,严惩“蚁腐”,以精准监督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守护好贫困群众的“奶酪”。

除了广布监督“探头”,还要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地区纪委监委主动对接财政、审计、扶贫等职能部门,建立挂牌督战脱贫攻坚联合监督工作机制,联合作战、共享信息,提高问题线索发现、核查、处置质效。地区纪委监委会同扶贫、市场监管等部门对26个畜禽良种繁育中心、21个土地管理公司、1690家农村合作社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发现、督促整改问题577条。注重发挥巡察“探照灯”“显微镜”作用,采取“专项巡察”“交叉巡察”“延伸巡察”等方式,紧盯攻坚责任、问题整改、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对116个职能部门、44个乡镇(街道)、399个村开展巡察,移交问题线索303件。同时,紧盯扶贫重点工作措施落实,以专项监督捕捉问题线索,地区纪委监委牵头开展4轮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反馈、督办整改问题297条,教育、水利等部门排查扶贫项目299个,自查整改问题280条,指导县市纪委监委重点抽查扶贫民生领域建设项目2543个,发现、反馈问题39条。督促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落实“三公开”要求,分级分类公开公示扶贫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进一步畅通来访、电话、网络等群众举报渠道,共受理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信访举报61件,依托乡村两级监督“前哨”,发现处置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77件177人,以精准有力监督,让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严肃执纪问责 精准“亮剑” 斩断“贪腐黑手”

“和田县罕艾日克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农村经济办主任崔刚套取、侵吞扶贫项目资金,骗取惠农补贴资金问题;于田县希吾勒乡畜牧站站长吾布力艾山·肉孜违规套取、侵占草原生态补贴问题……”日前,和田地区纪委监委公开曝光了五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进一步释放出“从严执纪须臾不可放松”的强烈信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着眼于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乡镇纪委工作力量不足、能力不强、效率不高,以及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不敢、不愿、不会”监督执纪等问题,地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推行乡镇(街道)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协作区专班工作机制,2-3个乡镇(街道)纪(工)委成立一个协作区,统筹整合力量,直查直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形成有力震慑。

思路理念的转变,带来了工作质效的飞跃。通过协作区专班整合力量、统一调度、统筹使用,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的转变,全地区104个乡镇(街道)共组建协作区专班39个,发现问题642件、线索497件,组织处理193人,党纪政务处分175人,正在立案审查调查129人。与此同时,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动态清零行动,既严肃惩治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又严肃查处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年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01件601人,处分447人。

 

图片

 

和田地区召开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大会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找准病因、深挖病根、对症下药,推动治标走向治本,才是一体推进“三不”的题中之义。注重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全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制发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和以案促改通知书50份,督促案发地区、部门制定整改措施261项,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49项,既立足于解决具体问题,又深入剖析查处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抓源治本。同时,不断强化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警示教育读本、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警醒各级干部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发挥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治本效应。

2020年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最后1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这标志着新疆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但这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和田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牢记职责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持续深化巩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果,找准纪检监察工作在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巩固脱贫成果、稳步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顶部 首页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新疆纪检

和田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