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
7月5日,记者走进洛浦县洛浦镇多外特村葡萄园,“阳光玫瑰”、“蓝宝石”等葡萄品种长势喜人,一排排葡萄架排列整齐,一串串葡萄透亮圆润,阳光穿过叶子间撒到葡萄上,显得格外晶莹剔透,色泽诱人……村民们正忙着给葡萄套袋。
“给葡萄套袋,不仅能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还能预防和减轻病果实、病虫害、农药残留,同时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优果率,让成熟的葡萄更加细腻多汁、口感香甜。”洛浦县洛浦镇多外特村村民麦合普斯汗·玉苏普边忙着手中的活,边说道。
员工给“阳光玫瑰”葡萄套袋。
多外特村葡萄园占地428亩,自治区财政厅工作队和村“两委”将村里的土地流转起来,将空闲土地入股葡萄种植基地,不仅让农民有分红收益,还给附近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从2019年开始在葡萄园工作,每个月可以领2500元-3000元的工资。有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顾家。”麦合普斯汗说。
当天,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还来到葡萄园,实地调研葡萄的产业规模、品种改良、产品分级及销售模式、拓宽产销对接渠道等方面的情况,并和当地技术员作了各方面意见交流。
“我们来到这里开展科技服务,过程中发现了生产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科学的指导意见帮助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学农人的一份力量。”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宋光永说。
新疆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拍照留念。
近年来,洛浦县持续发展特色林果业,充分利用北京援疆项目资金,通过建立企业代管统一规范技术指导,合作社集中管理运营,农户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达到群众收益最大化。目前已完成“蓝宝石”和“阳光玫瑰”为主的葡萄优质品种示范基地建设9225亩及全县庭院外翻式葡萄架、葡萄长廊的葡萄种植,打造宜居宜业和富民增收的产业新路子。
“现在,我们代管的葡萄园实现产量翻倍,将其培育成了和田地区的一个品牌精品园,这些葡萄8月份就陆续成熟可以采摘了,入库后可以保存8个月,可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这样既保证口感又能提高经济效益。”代管多外特村葡萄园的新疆昆浦玉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员张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