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正文

和田看变化丨和田药茶、油灯舞,来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 2022-06-16 04:30:00     来源: 石榴云客户端   浏览次数:

和田药茶不放茶叶,而是以当地药食同源的丁香、枸杞、生姜等30余种原料碾碎后泡制;传统的桑皮纸采用纯手工生产,制作过程包括削桑树皮、浸泡、锅煮、捶捣、发酵过滤等多道工序;流行在策勒县山区里的油灯舞,舞者头顶平底陶碗制成的油灯,仅靠头顶油灯之光即兴表演……6月10日,和田地区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来自全地区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于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桑皮纸产业园,一展风采。

图片

和田药茶以当地药食同源的丁香、枸杞、生姜、陈皮、玫瑰花、小茴香、藿香等30余种原料碾碎后泡制。和田地区文旅局供图

图片

墨玉县文工团表演《桑皮留丹青》舞蹈。和田地区文旅局供图

活动中,墨玉县文工团表演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桑皮纸制作舞《桑皮留丹青》、油灯舞、十二木卡姆选段、达斯坦等节目,中间还穿插了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问答和流动博物馆等活动内容,让观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图片

墨玉县文工团表演油灯舞。和田地区文旅局供图

北京援疆干部、墨玉县第二小学副校长李晓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离不开孩子们,这两年我们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动聚焦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和田地区文旅局局长吐送古丽·买托胡提说,和田团城民俗旅游区被列为新疆首批5个非遗巴扎之一,将推动和田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及传统工艺相关产业发展,加快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步伐。

和田地区还将组织学生群体开展“研学游”活动,让学生走进景点、接触非遗、了解文化、热爱家乡。让学生带家长、家长带社会,营造全社会关注、热爱、保护非遗的浓厚氛围,不断扩大非遗影响力。

图片

书画家在桑皮纸上作画。和田地区文旅局供图

图片

烙画葫芦技艺是洛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神奇而又五彩缤纷的葫芦是通过双手勾、勒、点、染、擦、描等制作而成。和田地区文旅局供图

目前,和田地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列名录347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34项,地区级111项。地区通过申请专项资金补助、民间艺人培训、活动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传艺,和田地区非遗传承发展逐步向“见人见物见生活”迈进,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

顶部 首页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新疆纪检

和田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