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今天我要卖几个棚的豇豆,你能过来帮个忙吗?”
“马上到!”
5月17日,艳阳高照,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千座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上市。村民麦麦提艾力·加玛力的大棚豇豆迎来了新一轮丰收,他像往常一样,给自己的好友李振宽打电话,请他过来帮忙。
团结新村位于和田市吉亚乡沙漠边缘,建于2014年,这里共居住着534户1047人。多年来,团结新村各族群众携手并进,通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3万元,被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麦麦提艾力•加玛力和李振宽交流种植技术。董瑞强摄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各族群众在共同致富的路上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点点滴滴。
麦麦提艾力和李振宽都是团结新村村民。麦麦提艾力有15座大棚,李振宽有27座大棚,平时他们都各忙各的,但是不管多忙,只要对方一个电话,都会毫不犹豫赶过去帮忙。一次,李振宽早起进城买农药,走到半路,麦麦提艾力打来电话,让他帮着给新棚铺塑料布。李振宽立即往回赶,一直和麦麦提艾力忙到深夜。
“老李”和“老麦”不仅是劳动伙伴,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平时生活中也互相帮衬着。
李振宽卖菜苗时,请麦麦提艾力帮他向顾客翻译、沟通,麦麦提艾力也趁着机会向李振宽讨教农业技术方面的经验。
“麦麦提艾力住5巷,我住3巷,离得不远,我经常去麦麦提艾力家吃饭,麦麦提艾力也特别喜欢跟我聊怎么种菜。”李振宽说。
李振宽给麦麦提艾力教蔬菜种植技术时从不藏着掖着。在李振宽看来,一个人富不是富,各族群众一起富才是富。他说:“我懂种植技术,麦麦提艾力
有养殖特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既是邻里又是兄弟,兄弟之间,当然希望对方过得更好、生活越来越富裕。”
远亲不如近邻。来自河南的李振宽与和田的麦麦提艾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团结新村1156座大棚里,正演绎着无数的“老李”和“老麦”的故事,他们在劳动生活中同甘共苦、休戚与共。这个以“团结”命名的新村,也以“团结”而闻名。
“在党的好政策支持下,全村各族群众共同努力,携手奋进,走出了一条团结发展的振兴之路。”团结新村党支部书记朱德荣说。